无框电机:重塑人形机器人动力逻辑的 “隐形引擎”
发布时间:
2025-08-12

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,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设想逐步走进现实生活,而无框电机作为这一领域的关键技术,正引领着行业的变革。
无框电机,作为一种直接驱动电机,去除了传统的电机转子和定子框架结构,在通电时,通过转子永磁体磁场与定子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,原理与无刷电机相似,却在设计上实现了重大突破。
这种创新设计赋予了无框电机诸多优势,使其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 “香饽饽”。首先,无外壳的设计让装配变得极为灵活,能轻松适配机器人内部紧凑、复杂的空间结构,为机器人设计制造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。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Optimus 为例,其每个关节均采用无框电机,确保了复杂任务的高效执行。
在动力输出方面,无框电机表现卓越。依据电机理论,扭矩与极对数成正比,多极对数的特性使得无框电机在中低速运行时可输出极高扭矩,能为机器人提供强大动力,轻松应对各类复杂动作。同时,它具备低转动惯量的特点,转子可直接耦合在负载上,使得电机在启动、停止或改变转动方向时能迅速响应,这对于需要频繁启停、敏捷反应的人形机器人而言至关重要,极大提升了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的工作效率与适应性。
闭环控制则保障了无框电机运行的精准稳定。通过高精度编码器实时反馈转子位置信息,电机可精确调节电流和位置,实现精准转动控制,让机器人的动作更加平稳、精确。


从市场应用来看,无框电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占比高达 80% 左右,单机应用量可达 28 个左右。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落地应用的增加,无框电机的使用规模也将迎来进一步增长。不仅如此,在医疗、航空航天等工业场景中,无框电机也凭借其独特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。
在产业发展方面,国内外企业纷纷布局。国际上,Kollmgen、TQ Robodrive 等厂商技术领先,拥有先进的磁路设计和制造工艺。例如,Kollmorgen 推出的 TBM 2G 系列可在紧凑电磁组件中提供高转矩,集成先进材料、绕组,具备负载能力强、能效高、移动速度快和运动控制平稳等优势。
国内企业也在奋起直追,取得了不俗的成绩。步科股份 2016 年推出首代无框力矩电机,2022 年的第三代 FMC 系列首创无框灌封工艺,拥有 10 种框架尺寸,覆盖 3 - 25kg 负载需求,性能可比肩国际一流水平,已成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供应商,且第四代产品正在研发中。雷赛智能 2023 年底成功研发出高密度无框力矩电机,其 FM2 系列采用新一代磁路优化和灌封工艺技术,实现 “一低一高一长”(超低温升 + 超高密度 + 超长续航)三大优势,解决了国产无框力矩电机在连续工作温度高、爆发力不足、一致性差等方面的痛点。目前,其无框力矩电机已取得若干规模商业订单,累计供货超万台。昊志机电的无框力矩电机转矩波动≤1%,利于机器人力矩控制,还能提供 3.5 倍过载能力,增强了机器人负载能力。此外,江苏雷利、震裕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,通过研发、合作等方式,推动无框电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。
据预测,到 2030 年,全球人形机器人用无框力矩电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23.97 亿美元,叠加传统领域市场空间的平稳增长,总市场规模将达到 33 亿美元。无框电机正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,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引擎,推动着人形机器人从概念走向现实,从实验室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。在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,无框电机有望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更多的功能突破,为各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。
